11月30日 寂寞公路 Denver - Kansas City
因为知道早上肯定又要铲车上的雪和冰,刻意早了一小时起床,同样装了两瓶热水准备处理挡风玻璃上的碎冰。这时出现一个白人小哥上前阻止。他说,“No no no,这个不能用热水。”先问我是熟悉摄氏还是华氏温度,我说都行。他说因为今天在冰点以下,如果加热水的话,会“蹦!”,马上结冰。还说“相信我,我在这里住六七年了。”我想我好歹也是在冰雪城市芝加哥混的,只是雪中养车经验不足,竟然被丹佛小子指教。不过真是要多谢高人的解惑,难怪昨天路上开车挡风玻璃会结冰,怎么能听印度人的呢?这位高人递给了我一块雀巢巧克力的瓶盖,他说这是他能找到的拿来铲冰的最好工具了。我接下这铲冰宝物,还来不及道谢,高人说完话瞬间行车而去,消失在远方。
铲了冰,车窗清晰了,高高兴兴上路。谁知没走多久,难题又来了-尘土。未融的脏雪混杂大量的尘土,从超过我的货柜车后轮喷上来,啪啦啪啦,一阵一阵,我的挡风玻璃已经全是灰尘,偏偏雨刷水又结冰无法喷出,雨刷一刷又把灰尘带到整个挡风玻璃上。没办法,只好停车擦窗户,又不能用水,吃了苦头。
这段路从丹佛Denver出发,跨越半个科罗拉多州和整个堪萨斯州,到达堪萨斯市Kansas City,603英里(970公里),天气很好。今天横越堪萨斯州,所看见的风景和科罗拉多犹他那里比起来就平凡很多了,与我想象的差不多,黄色的大地,平原,少许的丘陵地。好处是路很好开,又大又直。自从到丹佛开始,就一直关注天气。卫星云图上显示我开车的这几天,有一片白色的暴风雪带正在横扫美国大陆,就刚好是从我开车的路线扫过去。天天看卫星云图观察它的动向,很有战天斗地的感觉。不过好在它不用停车睡觉,我让他跑在我的前面,才好走一些。引用小叮当所说-要和大自然融合相处。
今天广播里传来一首歌,有个男的诉说他去了波士顿,爱上波士顿,又去了丹佛,爱上丹佛,再去了洛杉矶,爱上洛杉矶,“I asked her to come,she said ‘No, why don't you come home for me。’”-谁知道这首歌歌名的请告知我,非常感谢。由于所有mp3报废,根据昨天电话中郭董的建议,把所有能唱的歌列下清单,一个个唱,仿佛任务一样,就不会睡着了。昨天brainstorming脑力激荡之后写下了将近40首歌名,囊跨高中大学时候感人肺腑的张宇熊天平等。唱完一首,吃一点东西,喝饮料,玩玩GPS,整个list唱完不知不觉我开了200英里了~小时候凭一张纸一枝笔就可以打发一个下午,这种自娱自乐的天性还是没变。
我一直没有尝试过一个人旅行。这次体会到这种感觉。虽然孤独,但是好处是自己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地方。想停就停,想走就走。
12月1日 末日车阵 Kansas City - St Louis
上午想看看堪萨斯市,查了旅馆里的黄页。其实堪萨斯市是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开车到市区转了一下,绕到著名的Nelson-Atkins博物馆,可能是没开放,非常冷清。堪萨斯市大多房子都是棕色系,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规划成同一色调。走马看花之后,我决定早点出发开往St Louis,那里才有我所真正期待已久的东西。今天这段路248英里(399公里),如果上午出发应该中午就可以抵达St Louis。经过前几天的洗礼我想这段路应该已经不足为惧。谁知这竟然是最倒霉的一日。
天气很好,路上有少许积雪开始融化。许多车子,尤其是大货柜车,滑到路旁,困在高速公路旁的斜坡上无法动弹。我没有目击意外,但是经过很多不幸栽倒的车子,大概每开2到4英里就能看到一部。我想到热狗十三天使的歌词,“啊~又是一个掉了~唉~真的太惨~”我也不敢大意,有了前几天的经验,我知道什么路面可以快,什么路面必须小心。
顺利开了1小时,突然前面的车子停下了,塞起了长长的车阵。等了十多分钟一动也不动,我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塞车,就熄火,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我在车里吃牛肉干,吃零食。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车阵一点也没有动。我猜想是前面有个大货柜车发生意外,说不定整个货柜横在马路上也有可能,或许现在有人正要调动吊车去吊。我再怎么能够打发时间也没法在车里坐这么多小时。有的车子借旁边的小路掉头往反方向开回去了。我决定下车,走到车阵的最前面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种场面就好像电影独立日ID4,彗星撞地球或者世界之战War of the world一样,公路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阵,全部卡在这里。几个卡车司机,在一旁抽烟聊天。我走了大概有两三百米,地上的雪水把我鞋里都弄湿了,如果这个时候车阵动起来了,我就必须快速冲回去发动车子。但是眼前还是长长的车阵,看不到头,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作罢往回走。很多司机看我走回来,问我前面发生什么事,我说太长了,看不到……回到车上,就这么开始睡觉,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左右,喇叭声把我叫醒,车子缓缓开始动起来。我急忙发动引擎,继续上路。我在这个地方停留了将近4个多小时。
傍晚的时候,想下高速去路边的麦当劳吃点东西。这时天基本上黑了,交流道很多来来往往的小客车大货车SUV在旁边堆满雪的道路上来来回回。有一部小客车阵亡在三岔路中间的雪堆中,里面的人早就弃车了。一部货柜车轮胎陷入雪中,一帮人围在那想帮忙解围。就这样,去麦当劳的路被堵住,我只能掉头到加油站便利商店买吃的。当晚我吃了两块非常难吃的饼,甜的让我快吐了。
只有400公里的路,却花了一整天时间在公路上。总算到了St Louis圣路易斯,车子停靠在旅馆的停车场上,由于雪很厚,又结成冰。我的车差点倒不出来,轮子在空转。一个路过的小黑来问我,远处楼上的窗户也有人问我是否车子卡住了。幸好有人帮忙,才脱离了困境。
12月2日 心中的拱门 St Louis Gateway Arch - Chicago
今天起了一个大早,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圣路易斯拱门。我对他的敬佩要是从高中的时候玩PC的模拟城市说起,圣路易斯拱门是做为一个奖励建筑,让玩家放在自己的城市里的。看到实际照片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个想象出来的纪念碑。这个让人赞叹的建筑,本来可以做为世界知名的景点的,却鲜少人知道,或许因为圣路易斯本身就并不是个十分重要的城市。
柜台是一个微笑可以融化冰雪的白人小姐。她问我要去哪里,我说Arch(阿克),她说是Arch(阿曲)吗,我英文还真烂啊。从她那里拿到了一张圣路易斯观光路线图,离开旅馆出发,远在高速公路上就能够遥望拱门的轮廓,心里非常期待。它比附近的高楼都要高许多,成为圣路易斯天际线的一部分了。
找到拱门下的公园停车场,刻意将车子停到顶楼拍照,风景和天气都很好,可惜车子太脏了。漫步到拱门下,它的高大让人叹为观止,让人非常想知道是怎么盖起来的。
拱门底下是Jefferson National Expension Memorial杰佛逊国家开拓纪念馆。里面有电影院放映电影介绍拱门是怎么盖起来的-从两边开始打桩,一块块三角形的网上钢筋部件往上堆叠,施工平台慢慢抬高,最后在上面接合起来。难度非常大,必须非常精确。始于1962年,1965年结束。拱门的用意是纪念美国的西进运动,所以拱门面跨南北,朝向东边和西边,是一个纪念这场为美国带来繁荣与安全,又给北美原住民带来苦难的西进运动的标志。纪念馆里有个展示当时西进运动的展览厅,介绍Lewis and Clark刘易斯和克拉克的旅行,印第安人和各种各样早期美国西部殖民开发的生活景象。入口处有一尊杰佛逊总统的铜像,面朝西方。有个工作人员阿姨向我解释这是模仿他的真人大小,大概几岁几岁时候的样子。我却问了他一个很幼稚的问题:“What did he do?他做了什么事?”她说,呃,首先是独立宣言,后来杰佛逊总统以每亩地2分钱向法国人买了路易斯安那Louisana区域,等于现在大半个美国中部。但他并不了解自己到底买下了什么,就派刘易斯和克拉克前往探查。刘易斯和克拉克一路向西,同时要面对自然的残酷和不友善的印第安人,历经万难,终于到达了太平洋,历时3年-西元1803-1806。他们带回了许多珍贵的旅行记录,为西进运动做了巨大贡献。Well, ok,我就把这个拱门当作迎接我从西部回来的吧。……说故事阿姨把我从幻想中唤醒,她笑说她每次讲给小朋友听他们都不耐烦,我是不是也听不下去了。
拱门底下有轨道车可以把你载到拱门顶上。之前有人和我说的时候我就很想知道这个电车到底是怎么上去的。里面是有一排很小的类似缆车的cell,每个小室可以容纳最多5人,不过一般不会坐满。非常恐怖就好像太空仓一样。从底下直接把你拉到拱门顶。顶上空间也不大,稍做装修。开了几个很小的窗户,让你可以俯视整个圣路易斯和密苏里河。
返回芝城
结束圣路易斯拱门之旅,下一站就是此行的终点-芝加哥。圣路易斯到芝加哥294英里(473公里)。 最后一段路路况天气都很好,只是接近芝加哥的时候,城里车多,开车又凶,和LA一样。习惯大路的我开的心惊胆战。终于回到芝加哥的家里,倒头便睡,心中一股畅快淋漓的感觉,总算结束了这躺旅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