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個很有趣的電視廣告。動畫制作設計精良,引用數據也很有趣,最後還讓Sprint寄予厚望的手機Palm Pre露臉了一下。
“233,267人剛更新twitter然而26%的人不知道什麼是twitter。”
乍看之下還蠻像終結者電影中skynet的宣導片,有點“Machine Revolution”的味道。
推薦一個很有趣的電視廣告。動畫制作設計精良,引用數據也很有趣,最後還讓Sprint寄予厚望的手機Palm Pre露臉了一下。
“233,267人剛更新twitter然而26%的人不知道什麼是twitter。”
乍看之下還蠻像終結者電影中skynet的宣導片,有點“Machine Revolution”的味道。
我對Barack Obama最早最深刻的印象,是民主黨內他和Clinton初選時,本來Obama可以早早出線,但是在某次州選舉中Cliton奇跡似的勝選暫時挽回頹勢。他在電視上對群眾演說,第一句話便是希望大家為Clinton的勝選喝彩,因為他們打了一場漂亮的選戰。或許這對美國人的選舉文化來說司空見慣,但是長期以來已經習慣於臺灣的政治口水,我沒見過哪個島內的政治人物可以輸的這麼有風度,比較常看到的是要求重新驗票不然就是指責對手買票。
如果說Steve Jobs是美國企業界最令我敬佩的創新者,Barack Obama應該是美國最令我敬佩以及期待的政治家。黨內初選時有人把Clinton和McCain比為Nokia和Motorola,而Obama就好比iPhone的問世,年輕沒有包袱,對局勢對未來有著自己獨到的理想。新總統上任的頭一百天,決定了這位總統4年能做多少事情。上任不到100天,Obama讓美國民眾看到了一個非常有行動力的領導人物-在美國面臨二戰以來經濟國力最受考驗的時候,美國適時出現了一位能夠面對局勢的總統。
Obama總能即刻認清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匯流眾議并且迅速做出決策反應:他上任一個月便提出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拯救經濟預算案;有人說金融危機已經火燒眉毛醫療問題應該暫緩,但他卻不以此為藉口努力的面對美國醫療改革問題;處理三大汽車廠的危機,不顧工會選票壓力和政治壓力,第一時間就表示如果需要會讓他們都倒閉,并且點名CEO下臺;在AIG爆發肥貓丑聞時,能夠感同身受民眾的憤怒,親自上火線表示承擔所有的錯誤并且試圖即刻修法追回紅利,扶正社會道德公義(在臺灣這種事情肯定是“無法可依,無能為力”);上任一個月,阿富汗局勢出現問題,就迅速增兵,而面對伊朗,卻一掃老總統Bush的史無前例的表達美國的善意與建立友好關系的意愿,他指出愿意投入上億美元支持伊朗的基礎建設,但是對美國懷有敵意的Al Qaeda絲毫不會手軟。
上任100天,沒有歷屆總統都有的蜜月期,但快速的行動力和決心,讓他享有60%以上的超高支持率。Obama不愧為最令人期待的政治領袖。
“我沒有把握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我絕對不回避!”
轉載陳文茜的節目前半段介紹Obama的部分
full play list http://www.youtube.com/view_play_list?p=3E742C84659A2F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