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回國結婚的時候用去了不少假期。一直拖到現在總算等到了感恩節可以好好出去走走。參考了許多旅游景點,也考慮到簽證的問題一直傷腦筋,忽然聽到我的前室友博士的一句“幹嗎不考慮波多黎各?”研究了一下,去波多黎各一來可以遠離芝加哥寒冷的天氣,體驗熱帶海島溫暖的氣候,又比夏威夷經濟的多。又由于波多黎各是美國的屬地,從美國出發不需要簽證,直接走國內通道,只在上飛機之前需要看一下ID,非常方便。就這樣定下了我們感恩節的行程。這次旅行也正好讓我的第一個dSLR相機有機會小試身手-Olympus E520和兩隻鏡頭14-42mm kit lens以及70-300mm長焦。
Day 1 啓程
第一天沒有什麽好寫的。不過在飛機上看到了芝加哥的天際線,正好拿出我的70-300長焦鏡頭照了下來。可惜霧氣太重。嘗試polarizing filter,結果更糟,就不貼出來了。
飛機繼續向南飛,眼前出現了Lake Michigan的輪廓:

本篇的title解釋一下:來之前老婆就已經租好這幾天開的車子,一部Suzuki SX4。不過我們沒有租GPS。我想用iPhone查Google Map就够了,而且AT&T的信號在波多黎各就和每國國內一樣。結果哪知道波多黎各的不僅道路彎彎曲曲,而且路名都是西班牙語,就算老婆在旁邊提示也找不到路。再加上Google Map給的Marriott不是我們住的那個Marriott,短短大概30分鐘路程我們花了快2小時,其中還包括搞烏龍去了一個錯誤的Marriott check in。所以本篇取名為“迷失波多黎各”。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在找路上,但是也因此有些意外的安排。我想自助旅行本是如此,everything is unexpected。
Day 2 上 The Two Forts
我們住在波多黎各首府San Juan附近,离觀光勝地老城Old San Juan非常近,所以第一天就近水樓臺先開車過去。到Old San Juan的游客一定會看到兩種西班牙風情:一種是威嚴的軍事堡壘,一種是浪漫熱情的海港小鎮。
兩座西班牙軍事碉堡-San Felipe del Morro和San Cristóbal
波多黎各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西班牙人爲了鞏固在加勒比海域的勢力在波多黎各修築了宏偉的碉堡。尤其在Old San Juan這個地方,建起了兩座加勒比地區最大的軍事堡壘。歷史上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火。廢話不說,看圖~
最大最宏偉的El Morro碉堡前現在是供市民和觀光客休閑的大草坪,有很多人在放風箏。可以住在這個既有歷史文化教育意義又有熱帶風情的小鎮,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廣大的綠色草坪讓人想起了Windows XP。

(左)城墻一路隨著海岸綫走,盤踞在礁石上,有著最佳的防守視野,可以觀看整個海灣。這麽多城墻上的小口應該都是砲口,地上的圓形軌道估計是給大砲調整角度用的。可以想像一下當時衆多大砲一起轟擊的壯觀場面。
(右)斑駁的石頭牆透漏著歷史的滄桑感。
西班牙人設計的小窗口,可以窺探偷襲敵人的小洞。
觀景窗視角,可以在這裏攻擊想爬上來的敵人。讓人想起了Lord of the Ring。

一門重砲,敵艦經過的時候就轟他一記。
碉堡內部有點像迷宮,一間間的房間之間有樓梯和過道相連。
城堡內部。左邊遠處有個橘色衣服人的地方是游客用的厠所。
强烈推薦參觀El Morro的時候去看看厠所,連厠所也有瞭望臺的。自從碉堡變成觀光景點之後,公厠其實也是取自碉堡瞭望臺的一部分。(當然男女游客看到的風景略有不同)之前士兵上厠所的地方只有一個和各種城堡的廢弃物一起通往大海裡的小水溝。
不上一下厠所,拍不到這樣的好景色。
碉堡內的教堂。特殊設計的窗子讓太陽射進來的時候,形成一個十字的影子。
Olympus xD卡照的全景圖,用Olympus Master縫補四張照片而成,效果還不錯。

碉堡頂樓存放的炸藥仿製品,真的和電影裡看到的一樣。和保齡球差不多大小。
San Cristóbal為海灣上另外一位置重要的碉堡,此圖為內部的小廣場。想像一下當時加勒比的海兵就在這裏操練。
拍San Cristóbal的小暗道,對面突然出現了一個游客,變成畫龍點睛的一筆……
沒有廣角鏡,就克難一點自己用Photoshop合成。 這張是模擬當時海軍的軍人宿舍。
沿著海岸綫的城墻守護這個加勒比海上的明珠幾個世紀。
雖然早在1898年的時候波多黎各就被美國人奪走成爲美國的屬地,今天在這個碉堡上,還是天天懸挂當年西班牙軍隊的旗幟(最後一面紅白旗)。既還原歷史,也給與留下這片歷史遺迹的西班牙人至上敬意。現在這個碉堡已經失去當年軍事上的用途,成爲波多黎各老聖胡安吸引觀光客的一大賣點。“若人類歷史上沒有戰爭,我們將失去許多英雄豪杰。”這句話應該再加一句,“以及老戰場遺迹。”中國的長城也是如此。
(續)